細胞是生命的最小單位。而細胞之所以具有活力,是由于細胞內由細胞膜分隔開的細胞小器官們各司其職。其中一種稱為Golgibody,起著區分蛋白質和搬運蛋白質的作用。但對于蛋白質如何在Golgibody中被搬運輸送,長期以來一直是個不解之謎。目前學術界對Golgibody
細胞是生命的最小單位。而細胞之所以具有活力,是由于細胞內由細胞膜分隔開的“細胞小器官”們各司其職。其中一種稱為“Golgibody”,起著區分蛋白質和搬運蛋白質的作用。但對于蛋白質如何在“Golgibody”中被搬運輸送,長期以來一直是個不解之謎。目前學術界對“Golgibody”運送蛋白質的機制存在著兩種較大爭論。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的中野明彥主任研究員領導的研究小組開發出一種新型激光顯微鏡,能夠直接觀察到細胞內部的納米級構造,從而揭開了細胞小器官“Golgibody”運送蛋白質的奧秘,也為長期以來學術界的有關爭論畫上了句號。
光學顯微鏡的最高分辨是200納米,已至極限;電子顯微鏡雖然能夠分辨5納米以下的物質,但無法觀察活細胞。中野明彥開發的激光顯微鏡比現有顯微鏡的感光度和測定速度高出100倍以上,能夠直接觀察細胞的納米級構造,其分辨率為100納米以下,能夠在0.01秒內捕捉到細胞的運動,并繪成立體圖像。這一成果對解釋生命現象,開發新藥以及臨床醫學應用具有廣泛意義。
“Golgibody”是細胞內分泌出的蛋白質在制作直到運出的過程中,從事區分蛋白質工作的細胞小器官。研究小組利用新型顯微鏡觀察到蛋白質在“Golgibody”中在酶的作用下形成“槽”狀的逐漸變化現象。由此結束了“槽成熟說”和“小胞移動說”的爭論,證明“槽成熟說”成立。